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干字当头 多地密集召开新年“第一会”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1-06 07:54:02
  • 9

  【编者按】

  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。如何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?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守正创新、先立后破,系统集成、协同配合”的工作总基调。本报今起推出“2025·新年新出发”系列报道,聚焦政策作为、探寻经济新貌。

  ● 本报记者 连润

  重大项目“开工潮”涌动,资金护航,政企携手,以投资固根基、稳开局;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面铺开,政策扩围,精准滴灌,激活内需活力;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,各地精准施策,金融协同助力,培育新动能……新年开篇,各地召开“第一会”,及早部署、抓紧落实、“干”字为先,奏响经济奋进乐章。

  专家表示,2025年,国内市场潜力有望加快释放,要素禀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,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

  1月2日,重庆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举行。此次开工投产的304个项目总投资达3860亿元,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。

  2025年伊始,多地掀起重大项目“开工潮”。仅1月2日,就有安徽、重庆、江苏、陕西、福建厦门等多地举行重大项目开工仪式。

  在项目开工建设如火如荼时,资金保障也在蓄力。据华鑫证券统计,截至1月2日,共有14个地区(包括省份和单列市)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,规模合计6540亿元。

 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,不少地方将新年“第一会”的主题放在扩投资上,在部署2025年经济领域重要工作时,强调发挥投资拉动作用。

  重庆突出“早”,强调争取项目早建成、早投产、早达效,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,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,确保一季度经济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
  安徽关注项目质量,要求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、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,以高效益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,奋力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

  安徽省有关领导表示,稳投资对稳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,要坚持干字当头,保持大抓项目的力度,持续释放内需潜力。

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分析,在政府投资工作力度加大,与地方政府投融资相关的重大政策落地实施,一揽子地方政府化债“组合拳”推出的情况下,2025年投资增长预计可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
  “2025年,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,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1月3日表示,将高质量推进“两重”建设,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。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,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。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。

  华福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徐亮预计,2025年地方债发行节奏会相对前置,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,对2025年经济开局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。

  提振消费加力扩围

  “自2024年8月底9月初全线启动以旧换新以来,苏宁易购家电换新销售整体实现了150%以上的同比增长。”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江苏、山西、河南、四川、北京、上海等地,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区域销售规模增长明显,刷新了近几年销售增长峰值。

  作为政府补贴指定家电零售平台,2025年苏宁易购将持续全面承接国补政策并加码补贴,实现“国补”“厂补”“苏宁补”多重叠加,放大以旧换新政策效应。

  新年第一周,多地落地实施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。青岛正式启动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活动,整体延续2024年第二轮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规则和优惠力度,同时在退货相关条款、活动领券资格两方面进行优化。

  2025年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加力扩围。袁达日前表示,2025年,将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,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。

  梳理2025年各地的经济工作谋划,提振消费占据重要位置。海南提出,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要动力,激活消费市场,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旗舰项目,深化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,持续扩大高端购物、医疗、教育消费规模。

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,要以惠民生、提振消费为导向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把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,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,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年轻群体的消费活力。

 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,支持扩大国内需求,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。中金公司预测,2025年每增加1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旧换新,有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.6个百分点。

  “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,针对不同群体需求、盼望、期待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,同时稳住大宗消费,大力发展服务消费,进一步优化房地产、汽车等消费政策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说。

  求新求变谋划长远

  “两个人工智能经典案例让我们尝到了甜头。”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告诉记者,“一是化学反应方案的筛选,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大幅缩短了实验时间。二是催化实验。我们通过人工智能,从14000多种方案中筛选出156种,再通过迭代优化筛选出4种,将其推荐的分子进行合成实验,效果非常好。”

  细数各地2025年经济工作部署,“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”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”成为多地新年“第一会”的高频词与关键词。

  1月2日,江苏南京召开科技大会暨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。会议表示,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,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、更具主导力的优势产业和更具潜力的未来产业,不断提升南京产业位势和能级。

  江苏苏州提出,全面实施“苏州智造十大行动”,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“智造之城”。到2026年,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,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,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。

  浙江温州表示,要强化动能培育,构建特色产业体系,做强主引擎爆发力、主赛道驱动力、主平台支撑力,加快新兴动能“集链成群”、优势产业“向新而进”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  “在科技创新驱动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更好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。”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说,商业银行要更大比例发放中长期贷款,支持企业技术改造。

  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能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,同时可培育新的增长点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
  善谋者行远,实干者乃成。新岁征途,只要沿着实干之路奋进,聚焦关键持续发力,定能汇聚磅礴力量,书写新年经济发展的亮眼答卷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