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信部: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、5G—A、6G、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】4月8日,工信部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。通知提出,优化完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,统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通用、关键技术、产品服务、行业应用、安全治理等标准制定,助力突破一批面向融合应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品。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,推进5G—A、低空信息基础设施、6G、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。开展先进金属、先进非金属、先进高分子等新材料,关键零部件、智能化网联化技术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能源汽车,特殊行业应用等机器人,高档数控机床、医疗装备、安全应急装备等高端装备,绿色智能船舶、深海极地装备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,低空产业、大飞机等民用航空标准体系建设,加快基础共性、关键技术、先进工艺、试验方法、重点产品、典型应用、安全等标准研制。
【机会前瞻】
4月8日,工信部印发《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》,《工作要点》提出 "人工智能+标准化" 战略,明确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标准预研、编制和实施全流程,预计将标准制定效率提升30% 以上。与此同时,同步启动的算力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,将通过统一算力互联互通协议,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实现跨区域协同,预计到2025年形成50项以上核心标准。
《工作要点》明确将 “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” 列为培育新兴产业的核心任务之一。这一政策方向与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形成战略呼应,要求加快构建覆盖低空通信、导航、气象监测的 “五张网” 体系,推动5G-A通感一体技术在低空场景的规模化应用。
具体而言,在低空智联网标准体系方面,制定5G-A通感一体基站技术标准,规范低空通信协议(如MAVLink、SBUS)和感知融合算法,实现空天地多网协同。同时,建立低空飞行数据平台标准,统一三维高精度地图、气象数据接口,提升空域规划评估和飞行计划管理能力。在安全防控系统建设上,推动雷达、光电等低空监测设备标准化,制定无人机反制装备技术规范,强化空域安全管理。
《工作要点》的发布,将加快低空装备全生命周期标准落地,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将从 “野蛮生长” 迈入 “规范发展” 新阶段。对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企业,尤其是在航空器整机与核心部件,基础设施与服务方面布局较早的公司形成利好。
低空经济已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提出 “推动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”。当前,低空经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加速。目前,低空经济领域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发展最为迅速,在全球范围内,各国积极推进eVTOL行业,以期在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占据有利地位,全球约有300多家eVTOL飞行器研发企业。机构预计,2023年至2028年,eVTOL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6.2%,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4亿美元,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。
有话要说...